渠道变革中,企业须挖掘线上渠道的剩余价值,使得市值节节攀升。与之相反,三只松鼠的线上渠道逐渐触摸“天花板”,而零售实质上就是渠道的竞争,导致其股价持续走低。
三只松鼠的一系列转型计划,能带来怎样的效果呢?
自2019年7月上市后,三只松鼠股价一路走高,成为零食消费领域的标杆企业之一。但最近,整个市场尤其是消费行业持续走高时,三只松鼠却逆势走低。
2020年5月19日,三只松鼠市值高达360亿元,然而12月31日,三只松鼠市值已下滑至163亿元。
“公司股票一直下跌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”,“公司股票在食品类2020年是暴跌了”……在某投资者交流网站上,股价下跌已经成为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。7个月的时间,市值减半,三只松鼠身上发生了什么?未来,三只松鼠还能再起跳吗?
01
7个月市值跌去一半
2019年5月时,三只松鼠创始人、“松鼠老爹”章燎原应该志得意满。
2020年5月8日,三只松鼠迎来了安徽省委领导的参观,并留下力争成为“云上大老虎”的寄语;5月20日,三只松鼠举行了自己的首个线下股东大会,横幅、接站牌、松鼠玩偶等都表达了三只松鼠对外界的热情。
无论是一路走高的市值,还是疫情影响下线上渠道优势的凸显,都让三只松鼠赢得市场的认可。5月19日,也就是三只松鼠股东大会前一天,其股价达到最高点的89.72元,市值360.90亿元。
只是好景不长,伴随疫情后时代线下市场的复苏,三只松鼠却走向衰退,市值一路走低。12月31日,三只松鼠股价收于41.09元/股,市值下滑到164.77亿元,减少一半还多。
展开全文
“三只松鼠怎么了?”这成为市场内外一致的疑惑。
是零食品类不再受宠?同是零食品类,同为上市公司的良品铺子、来伊份,股价虽然也在2019年完成了走高、下滑的过程,比如来伊份股价在2019年8月达到历史高点后下滑,但下滑幅度远不及三只松鼠。
还是三只松鼠身上发生了什么?事实上,压倒三只松鼠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大股东减持。
2020年7月8日 ,在三只松鼠上市一年股票解禁期满之际,第二大股东NICE GROWTH LIMITED与一致行动人、第五大股东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公告称,计划在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9%的股份。
紧接着一周后,第三大股东LT GROWTH INVESTMENT IX (HK) LIMITED也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9%的股份。
截至2020年12月4日,NICE GROWTH LIMITED仍然为第二大股东,持股19.88%;LT GROWTH INVESTMENT IX (HK) LIMITED为第三大股东,持股14.68%。
三只松鼠前十大股东
对于大股东的减持,外界议论纷纷,投资者多次向三只松鼠询问。有投资者在与三只松鼠交流时表示:“(股东减持)明显造成巨大市场压力,公司股价持续下跌。”
NICE GROWTH LIMITED其实就是IDG,LT GROWTH INVESTMENT IX(HK)LIMITED其实就是今日资本,作为知名的创投机构,二者先后在2012年、2013年投资三只松鼠。
“(两者)投资年限较长,减持也是出于基金管理及自身资金需求的考虑,不代表其对公司发展前景和长期投资价值的判断。”三只松鼠如此安抚投资者。
但这样的安抚并不能抑制三只松鼠的股价下跌态势。2021年的第一个交易日,三只松鼠收于41.63元/股,涨1.31%,爬升艰难。
02
跨越向第二阶段的阵痛
2019年12月,三只松鼠在回答投资者有关股价为何持续下跌的提问时表示:“二级市场股价除受一家公司经营情况影响,还受资金、市场偏好、投资者情绪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。”这句话固然正确,但根本上影响一家公司股价的还是自身的基本面。
对三只松鼠来说,大股东减持或许是引发其股价大幅下跌的原因, 但下滑的业绩增幅,因渠道分散而被抢占市场,才是三只松鼠股价下滑的根本原因。
成立于2012年的三只松鼠,伴随中国零食消费的崛起与线上渠道扩张一路快速发展,八年间规模从0到百亿。但实际上,它一直盈利艰难。
自2016年以来,三只松鼠净利润增长一直呈下滑趋势,并在2019年达到最低点。财报显示,2019年三只松鼠营收101.73亿元,同比增长45.30%,净利润2.39亿元,同比减少21.43%。